股市里有一句常听到的话——“Buy the dip!”(逢低买入)。
意思是在股票下跌时买入,就像是“打折价”入手。听起来很诱人:低买高卖嘛!但它真有那么简单吗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“逢低买入”的逻辑、案例、优缺点,以及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看待。

什么是“逢低买入”?
股市长期来看大多会涨,但并不是直线上升,中途会有起伏。所谓“逢低买入”,就是当股票或指数从近期高点下跌了10%、20%时买进,期待未来能反弹。
不过要注意,并不是所有股票都会回到原来的位置。有些公司一旦下跌,就再也起不来了。
举个例子
- 2008–2009年金融危机时,市场暴跌近50%,很多人吓得不敢进场。结果随后几年股市大幅反弹。
- 2018年底,标普500下跌6.2%,而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分别上涨了29%、16%和27%。
如果当时有人敢在2018年“逢低买入”,可能会收获不小的回报。
逢低买入的好处
✅ 低价买进,增加盈利空间
✅ 有机会避免在高位接盘
逢低买入的风险
❌ 你永远不知道是不是已经“跌到谷底”,价格可能继续下跌
❌ 本质上是“择时”,而择时一直被证明很难长期成功
❌ 需要准备现金在手,但现金闲置会拖累整体收益
❌ 如果牛市持续上涨,可能等不到机会就被排除在场外
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
- 预留现金:可以拿出大约5%的资金作为“子弹”,等市场下跌时再买。
- 列清单:提前研究好想要的股票或基金,设定目标价或跌幅。
- 想清楚计划:是长期持有,还是涨到一定程度就卖?万一下跌怎么办?
- 关注基本面:如果公司的竞争环境或基本面变了,再便宜也要谨慎。
投资的核心:时间在市,而不是择时
如果“逢低买入”真的总能奏效,那大家都会这么做。但事实是,市场可能会长时间低迷,没人能精准预测。
更普遍、对大多数投资者更友好的方法是:定投 + 分散投资。
- 价格低时买到更多份额,价格高时买得少一些。
- 始终保持在市,长期来看更容易享受市场上涨的红利。
这也呼应了另一句经典投资名言:
👉 “不是择时,而是时间在市,才能让财富增长。”